什么是 Pi Network以及它如何运作?
起源与创始人
Pi Network于 2019 年 3 月 14 日(恰逢圆周率日)由一群斯坦福大学毕业生发起,包括计算机科学家尼古拉斯·科卡利斯博士(Dr. Nicolas Kokkalis),他曾教授斯坦福大学第一门去中心化应用课程,以及专注于人机交互的人类学家程迪奥·范博士(Dr. Chengdiao Fan)。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在移动设备上实现挖矿,使加密货币的获取更加民主化,无需专用硬件、昂贵的显卡或能耗巨大的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创始愿景结合了学术可信度,并强调全球包容性,特别是针对那些通常被排除在传统加密货币挖矿之外的发展中国家用户。
移动优先的挖矿模式
Pi Network的核心是其移动挖矿应用,用户(被称为“先锋”)通过每 24 小时点击一次按钮来挖矿 Pi。与比特币的计算挖矿不同,Pi 的系统使用社交信任图谱。它不是消耗电力,而是通过基于恒星共识协议(Stellar Consensus Protocol, SCP)的共识机制验证用户之间的信任连接。这种模式旨在使加密货币挖矿低门槛且节能。用户实际上并不进行计算——他们的参与加强了一个用于未来交易验证的许可信任层。
推荐系统与安全圈
Pi 的增长依靠推荐系统推动。每个用户可以邀请他人加入他们的安全圈——一个由可信用户组成的小团体,可以提高他们的挖矿速度。该系统旨在为未来的共识建立信任网络,但批评者认为它与多层次营销(MLM)结构非常相似。
- 你的推荐越活跃,你挖到的 Pi 就越多。
- 只有每天积极登录并参与,你才能获得收益。
- 早期用户享有更高的基础挖矿速度,引发了关于不公平分配和金字塔式激励的担忧。
尽管这种游戏化的策略帮助 Pi 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超过 6000 万用户,但它仍然是关于该项目合法性讨论的主要焦点。
Pi Network真正去中心化了吗?
使用恒星共识协议(SCP)
Pi Network声称使用了经过修改的恒星共识协议(SCP)——这是一种轻量级且节能的机制,旨在实现基于联盟信任的共识。与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或以太坊的权益证明不同,SCP 依赖于共识切片:一组同意交易的可信验证者。从理论上讲,这允许快速且可扩展的交易最终确定,同时将能源成本降至最低。但在实践中,SCP 的去中心化完全取决于谁控制验证者节点——而这正是 Pi 的实现受到批评的地方。
验证者控制与节点中心化
尽管自称为去中心化区块链,但截至 2025 年,Pi Network的主网验证者完全由核心团队控制。独立节点参与在理论上存在——桌面用户可以运行 Pi 节点——但它们尚未验证主网交易。关键问题如下:
- 2025 年 1 月,CNN 的一份报告确认所有活跃的验证者均由 Pi 核心团队集中运营。
- 目前没有社区运行验证者投票、质押或选择机制的证据。
如果没有透明的节点分布或治理,Pi 仍然是一个许可制区块链。这种中心化架构削弱了去中心化的一个关键支柱:无需信任的共识。它也限制了用户的主权,因为交易包含和账本更新的控制权仍然掌握在创始团队手中。
KYC、隐私和数据问题
为何需要 KYC
要访问开放主网上的 Pi 代币,用户必须通过 Pi 应用程序完成“了解您的客户”(KYC)验证。这是从测试网钱包迁移代币之前的强制性步骤。Pi 核心团队将 KYC 视为防止机器人、重复账户和女巫攻击的安全措施——在基于推荐的网络中,这些都是关键问题。然而,这种 KYC 优先的设计将 Pi 转变为一个许可制生态系统,意味着:
- 只有经过验证的个人才能领取他们挖到的 Pi。
- 代币的流动性受到身份验证的限制。
- 迁移延迟使一些用户陷入困境,无法访问或转移他们的代币。
虽然这种做法在中心化交易所很常见,但对于一个自称为去中心化区块链项目来说却很不寻常。
中心化数据存储风险
隐私问题的真正关键不仅仅是需要 KYC,而是用户数据的处理方式。包括 Cointrust 在内的多份报告指出,Pi Network将 KYC 数据存储在中心化服务器上,而不是用户控制的钱包中。尽管团队使用第三方提供商进行身份验证,但数据存储基础设施仍然不透明。值得注意的警示标志包括:
- 2021 年越南的一起事件声称 Pi 的 KYC 提供商(Yoti)发生了数据泄露,尽管双方都否认了这一说法。
- 没有公布数据保留或删除政策。
- 身份和钱包数据被绑定在一起,增加了托管风险。
这种设置造成了一个矛盾的局面:尽管钱包被称作非托管钱包(私钥存储在本地),但实际的 Pi 代币访问完全依赖于集中持有的 KYC 数据。这是一种更接近金融科技而非加密货币的模式。
Pi 代币的用途、交易所上市和代币经济学
在哪里可以交易 Pi 代币?
自 2025 年 2 月开放主网上线以来,Pi 代币已在少数中心化交易所上线,最著名的是:
- OKX——提供 PI/USDT、PI/USD 和 PI/EUR 等交易对。
流动性、价格波动和点差
Pi 代币的市场表现极为波动:
- 上市价格(2025 年 2 月):约 1.97 美元
- 历史最高价:2.99 美元
- 当前价格(2025 年 6 月):约 0.58 美元
从其峰值下跌超过 80% 的剧烈价格下跌反映了投机热潮之后的调整。交易所的点差范围从 0.05% 到 0.52%,表明订单簿较薄,存在较高的滑点风险。此外,大多数流通中的 Pi 被锁定或限制,等待完全迁移。许多用户无法自由交易他们的代币,造成了供应瓶颈,加剧了价格投机。
内部生态系统与现实世界用途
Pi Network的设计强调内部用途而非外部可兑换性:
- 用户可以在 Pi 原生应用中通过 Pi 浏览器花费 Pi。
- 存在一个内部市场和商家列表系统(Pi 地图)。
- 据称全球有超过 27000 家商家接受 Pi,但这一数字难以验证。
这种闭环模式旨在稳定生态系统,但也限制了现实世界的价值:
- Pi 尚未在自身应用层之外被广泛接受。
- Pi 生态系统内没有法定货币的出入通道。
- 大多数 Pi 交易仍然是实验性的或社区主导的。
尽管 OKX 等平台提供了有限的出入通道,但真正的代币用途仍在开发中,更广泛的采用路线图仍然模糊不清。
治理:社区还是核心团队控制?
半去中心化自治组织(Semi-DAO)模式解释
Pi Network采用所谓的“半去中心化自治组织”(Semi-DAO)治理结构。与其说是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DAO),这种模式允许核心团队保留执行控制权,同时从更广泛的社区收集意见。治理过程遵循一个两阶段结构:
- 第一阶段(少于 500 万活跃用户):核心团队通过应用内论坛和调查收集用户反馈。最终决策权完全由 Pi 核心团队掌握。
- 第二阶段(超过 500 万活跃用户):成立一个社区治理委员会,由顶级贡献者和开发者组成。该委员会起草提案并促进讨论。然而,团队仍然保留否决权,并设定治理方向。
这种设置允许有结构的反馈,但缺乏像 Uniswap 或 Arbitrum 等更成熟的 DAO 那样的链上、无需许可的投票机制。
透明度和投票权
尽管存在治理工具,但透明度仍然有限:
- 没有公开的治理提案、投票结果或节点任命标准记录。
- 代币持有者没有明确的与 Pi 代币所有权相关的投票权。
- 向完全去中心化的过渡路线图不明确且一再延迟
社区成员对以下问题表达了不满:
- 主网验证者的选举机制不明确。
- 财库支出和代币分配缺乏透明度。
- 核心团队在主网上线后的长期角色不清晰。
如果没有更多可验证的去中心化步骤,Pi 的治理模式仍然倾向于集中式管理,这进一步削弱了其作为区块链原生项目的可信度。
争议和欺诈指控
金字塔模式比较
Pi Network最常受到的批评是其依赖推荐的用户增长模式,这与多层次营销(MLM)计划的结构相似:
- 早期用户通过邀请他人加入获得更多的 Pi。
- 挖矿能力基于团队活动而非技术贡献而增加。
- 安全圈和推荐团队获得不成比例的奖励。
这种结构已经引起了官方监管机构的注意。2023 年 7 月,中国衡阳市的监管机构 reportedly 将 Pi Network归类为金字塔计划。批评者认为,奖励主要惠及早期加入者,这是多层次营销动态的典型特征。怀疑者还指出,每日挖矿的心理游戏化鼓励了持续的应用程序参与,但没有立即的实际用途,引发了伦理问题。
监管和行业意见
一些知名的加密货币行业人士也对 Pi Network表示怀疑:
- Bybit 的首席执行官 Ben Zhou 公开称 Pi Network是骗局,并拒绝在其交易所上线 PI 代币。
- CyberCapital 的创始人 Justin Bons 批评该项目的中心化问题和可疑的代币经济学。
- Bitget 的中文平台 reportedly 移除了与 Pi 相关的内容,尽管它在全球范围内仍然被列出。
其他问题还包括:
- 没有公开的 Pi 区块链或智能合约审计。
- 缺乏全面的白皮书或代币透明度。
- 代币的盈利模式不清晰,该应用向数百万用户频繁展示广告。
尽管没有主要的全球监管机构正式禁止该项目,但这些警示信号和有限的问责制引发了关于 Pi 合法性的持续怀疑。
Pi Network是否安全使用?
钱包安全和多因素认证
Pi Network的钱包系统是移动原生的,强调本地密钥存储以保护用户资金。每个用户控制自己的私钥,该私钥存储在设备上,使用安全区域(如苹果的可信执行环境,TEE)进行保护。钱包的核心安全功能包括:
- 多因素认证(MFA):通过短信、电子邮件或生物识别登录。
- 种子短语的加密备份。
- 使用 HTTPS 通信通道和 DNSSEC 保护。
- 本地交易签名,减少服务器端暴露。
假设用户遵循最佳实践(如备份种子短语并避免使用不安全的网络),这种设置为普通用户提供了合理级别的保护。
安全最佳实践
为了安全使用 Pi Network,用户应:
- 将 24 字节的种子短语离线备份,不要存储在云存储或截图文件夹中。
- 在 Pi 应用程序中启用生物识别登录和多因素认证。
- 避免在公共 Wi-Fi 或越狱/root 设备上进行挖矿或交易。
- 只使用官方应用程序——已知在一些地区存在假冒的 Pi 应用程序。
- 定期监控账户活动,并通过官方 @PiCoreTeam 账号获取最新信息。
然而,Pi 的安全模式存在一个主要问题:用户访问代币的能力仍然依赖于通过 KYC,而这一过程是完全中心化的。即使你的私钥是安全的,你的实际代币仍然是被许可限制的。这种混合设置——用户自托管的密钥 + 中心化存储的身份数据——对于那些期望完全加密货币原生自主权的人来说,引发了哲学和安全方面的担忧。
最终结论:Pi Network是否合法?
我们目前所知
经过六年的发展,Pi Network已经成为全球被广泛采用且备受争议的加密货币项目之一。拥有超过 6000 万用户、一个运行中的移动应用程序、一个开放的主网以及在 OKX 等平台上的交易所上线,它显然不仅仅是空中楼阁。然而,Pi 仍然未能达到区块链的核心原则:
- 去中心化有限:所有验证者均由核心团队控制。
- 代币用途大多仅限于内部:现实世界的使用仍然有限,流动性不足。
- KYC 是强制性的:创建了一个许可制系统,引发了隐私问题。
- 推荐式增长引发了对其类似多层次营销结构的合理批评。
- 治理不透明:没有真正的代币持有者投票或路线图透明度。
支持者将 Pi 视为一项大胆的社会实验,它可以通过简单性和社区参与将数百万人引入加密货币领域。而批评者则认为 Pi 是一个过度中心化的、靠广告支持的应用程序,它只是借助去中心化的炒作,而没有完全拥抱去中心化。
2025 年及以后需要关注的内容
Pi 是否能够发展成为一个真正去中心化的平台,将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里程碑:
- 真正去中心化的验证者选举。
- 透明的代币经济和财库披露。
- 扩大链下流动性以及商家接受度。
- 将应用盈利模式与广告和推荐循环脱钩。
- 为代币持有者赋予真正的投票权。
在此之前,Pi Network既不是一个被证实的骗局,也不是一个完全可信的区块链。它处于一个灰色地带——易于接触、引人入胜且具有实验性,但充满了警示信号。底线是:你不需要投资金钱来使用 Pi,但你的时间和数据仍然处于风险之中。带着好奇心去探索,但也要谨慎行事。
常见问题
- Pi Network是骗局吗?
- Pi Network是否合法?
- 我可以在交易所出售 Pi 代币吗?
- Pi Network是否去中心化?
- 使用 Pi Network应用程序是否安全?

公众号『Pi友网』
Pi Network资讯/教程/交易指南
扫码关注不迷路
交流微信:1464846953